馬雲說:越花錢,越有錢;越捨不得,越窮

生活中,我們總是發現,有的人大手大腳花錢,但總是「不缺錢」;而有的人,一輩子能省則省,甚至是很摳門,但還是「窮」。

一個人,越花錢,越有錢;越捨不得,越窮。這是什麼怪邏輯,原因是什麼?


1、越花錢,越有錢。

一個愛花錢的人,自然會想方設法去賺錢,否則,「坐吃山空」,總有一天,花光了錢,就活不下去了。

不管他如何去賺錢,總之是賺了錢,不會讓自己缺錢花。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的消費模式很超前,借款消費都不怕。後來,他賺了錢,再還掉過去的借款。

比方說,我們現在很多人買房子,就在超前消費,否則物價的上漲,會讓你永遠買不起房子。大部分的人,靠工資生活,每年結餘很有限,等賺了很多年,發現和買房子所要的錢,依舊「相差甚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些懂得花錢的人,其實是有一定的理財觀念,知道「錢生錢」,逐步把現有的門路做大做強,不斷追加投資,經過一番折騰,也就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狀況。


2、越捨不得,越窮。

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吃飯的時候,從來不會買單,要麼第一個離席,要麼借口就溜了,要麼厚臉皮吃飯,不談錢。但這樣的人,也不見得多富裕。

人和社會,其實是一種無形的交易,就像我們做生意一樣,無本生意幾乎難以成功。那些捨不得的人,對誰都不大方,就慢慢失去了人脈。人生也難以打開局面。

捨不得的人在想,等多賺點錢,都省下來,可以辦大事。但大部分都是「當初的想法」,等有了很多的錢,還是覺得不夠,因為人的欲望無法滿足。最後,錢是有一點,但還是拚命賺錢,一輩子就在賺錢路上,賺來的錢,都是留給後人花,自己「窮困潦倒」一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個「摳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富人家,一輩子都「捨不得」,最後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但就是「死不瞑目」,用手指著桐油燈,他的妻子心領神會,原來是桐油燈里有兩根燈芯,太耗油了,他不放心。於是乎,拔掉一根燈芯之後,他「瞑目」了。這樣的人,即便有千萬元在身上,還是窮,因為一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和窮人沒有什麼兩樣。


越花錢,越有錢。並不是鼓勵一個人亂投資,亂消費,而是要適度超前消費,用未來的錢,辦現在的事情,把自己做大做強。

越捨不得,越窮。不是說節約是壞習慣,而是不能「摳門」,別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人可以窮,但不能心窮,別因為錢,蒙蔽了心靈。

這個社會,如果你不喜歡花錢,那麼就讓別人來幫你花。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