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名牌學校了,教育不是這個道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們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

 

我們先看《大學》、《中庸》,性在學理上叫做稟性,稟性這個「稟」字有寫成「秉」的,這兩個通用。稟是什麼?孩子生來自己帶來的,不是父母遺傳的,等一下詳細告訴你們。不但是人,甚至一條狗、一隻貓,或者一隻老鼠,每個生物的稟性都不同的,現在我們通常稱之為個性不同。你們辦教育,大家只曉得講,哎呀!這個人個性很壞啊。但教育家就要是個科學家耶!個性不同是怎麼來的?你教育一百個孩子,一百個個性都不同,這個稟性是哪裡來的?要研究了。……

 

我常常給同學們講,從推翻帝制以後,拿最好的學校來講,你們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學有幾位啊?有哪個人知道第一名是誰?清華第一名的幾十年來有誰啊?他們做出了什麼事業?你們現在看到每個學校畢業的同學,社會上能立足的、事業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錢的,哪個是名大學畢業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這個了,教育不是這個道理!不管哪一行業,社會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從很好的學校出來的。這就是性情,他的稟賦問題了。教育只是一個增上緣,我們做老師的盡量幫他、培養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稟賦站起來,這是教育的目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后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這兩句話我們有幾方面值得注意……

 

有許多孩子,自小喜歡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責罰他不該破壞東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這孩子是有機械的天才,應該在這方面培養他。我們中國人過去讀書,老實說不為別人求學問。而現在一般人求學問,的確是為別人求學問。一個普通現象,大專學生為了社會讀書,如果考不取,做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對朋友也無法交代。讀書往往為了父母的面子、社會的壓力,不是為自己。目前在大學里,有些重要的科系,男生人數還不到三分之一,幾乎滿堂都是女生。譬如哲學系的課,學生有七八十人,他們真的喜歡哲學嗎?天知道!連什麼叫哲學都不懂,為什麼考到這一系?將來畢業了,出去教書都沒人要。社會上聽到哲學系,認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經。可是為了什麼?憑良心說,只是為了文憑。有的女孩子,學了哲學幹什麼?當然也可以成哲學家,不過沒有家庭的好日子過,既不能做賢妻,又不能為良母,那就慘了。可是現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經有一個學生告訴我,當年他在大二讀書的時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氣了,就對父母說:「你們再這樣逼我,我不替你讀書了!」他說那時候心裡真覺得自己努力讀書,是為了父母在朋友面前顯示榮耀而讀的,在自己則並無興趣。那麼今天的人讀書,從文字表面上看,「今之學者為人」,為別人讀書,至少是為社會讀書。社會上需要,自己覺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說是自己對於某一項學問真是有了興趣,想深入研究追求,在今日的社會中,這種人不太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目前的狀況,如果缺乏遠見,我敢說,二三十年後,我們國家民族,會感覺到問題非常嚴重。因為文化思想越來越沒人理會,越來越低落了。大家只顧到現實,對后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們將來在社會有前途,能賺更多的錢,都向商業、工程、醫藥這個方向去擠。……

 

放大點說,這不僅是中國的問題,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沒落。二三十年後,文化衰落下去,那時就感到問題嚴重。在座的青年朋友還來得及,努力一下,十年、二十年的工夫用下去,到你們白髮蒼蒼的時候,再出來振興中國文化,絕對可以趕上時髦。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時代到了沒落的時候,人類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頭路。所以今日講承先啟後,的確需要準備。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還沒辦法回頭,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類吃了大虧才行。沒有人文思想,人類成了機械,將來會痛苦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一個觀點,我們中國文化里,宋代大儒張載——橫渠先生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名言已成為宋代以後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目標。學者為這目的而學,應該如此。

 

——《論語別裁》

 

 

中國過去有一個制度非常好,是考試製度。漢朝開始薦舉制,隋唐變為科舉制,都屬於考試製度,有幾千年歷史。民間自學成才的人,經過考察、考試,被國家選用。幾年一考,考你經世濟民的思想、才能、辭章、書法。這個考試製度,後來留傳到歐洲去,英國人十九世紀前後學會了考試,慢慢就傳到其他國家。考試製度是中國人發明的。

 

考試本來是為了選拔人才用的,古代的教育和考試很經濟,教育是民間自己搞的,政府考試取才是幾年一次,可是現在,考試變成一個禍害了。小學、中學、大學、留學一步步要考,做公務員做官還要考。……而且考好的進名校,考不好的只好讀差學校。既然這樣,那何必要學校教育呢?教育是為了培養那個不行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將不好的、不對的人教好。

 

——《南懷瑾講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