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不能超脫六道,而佛則可以不入輪迴,道教與佛教有什麼區別?

仙不能超脫六道,而佛則可以不入輪迴,道教與佛教有什麼區別? 

仙,山人也。佛,弗人也。這種拆字雖不是很嚴謹,但很好地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差別。

仙與佛,不僅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宗教神明,還代表著兩種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世界觀。

仙, 一般而言是道教神明的總稱,他們是經過修煉,從人道成功求索到天道的人物。

對於道教而言,道是繞不開的話題,是一切的起點和應該有的終點,對於道的求索是 天然的、是自我完善的手段。

山人,早期意味著在山裡隱居修身的人,這也就是說,成仙的過程其實就是脫俗的過程,通過煉丹服藥等手段使得自己和自然達到一個 和諧的狀態,

修身又修心,從而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此帶來肉體上的質變。

仙就是進化成功的人,他們有常人不能及的超凡脫俗的能力和長久不滅的壽命。在道教中,仙是合乎道的,也就是與自然規律和諧統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佛,在大小乘佛教中有不同的理解,前者一般用佛來稱呼釋迦牟尼,後者還將其他修行圓滿的人也稱作佛。

雖 然弗人這種拆字的結果並不合理,但是佛的內在含義中還真的有非人的意思,不過,這並不是說成佛是背離人道。

按照釋尊自己的說法就是,他什麼都不是,只是覺 悟了而已。什麼都不是,自然就不是人了。

早期的印度佛教中,佛具有仙那樣的神通,後來的時候其形象不斷被拔高、被神化,以至於最後上升到真理本身的高度, 另普通人難以企及。

在佛道二教中,對彼教的神明都存有自己的看法。

在道教看來,仙即逍遙,不為外物所 累,不為俗世所拘,其舉手投足都在天意的驅使之下,其所思所想即是天理,因其由人的肉身飛升而成,故是永恆的。

而佛卻是不完滿的,因為其肉身已經湮滅,屬 於沒有實體的仙的範疇。而在佛教心中,仙才未曾真正擺脫輪迴之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佛是寂滅的,永不入輪迴,這是其與凡人的境界區別。仙雖然壽命極長,日子過得極其自在, 擁有超越凡人之上的幸福感,但其仍在六道之中,只不過與凡人不同界而已。

即使仙人可與天地同壽,但天地有生也有滅,仙還是無可避免地走向輪迴,遭受無常之痛苦。

而這種痛苦是佛不需要去承受的,不僅如此,菩薩等佛教神明也不需要,所以他們認為佛的境界優於仙。

 

談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二教之間的區別。

佛 與道在理論上其實有共通之處,畢竟兩者在發展過程中擁有過較多的摩擦,所以磨合是必須的。

佛家的禪宗和道家的內丹都承認一元,赤子之心其實也就是明心見 性。而且雖說神鬼之說在二教的理論層面從不佔重要地位,

但事實上這確實二教歷史發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基石。道教一開始就秉持著神鬼信仰,而佛教本來是無神 論者,後來法事在其日常中也佔了非常大的比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道教認知中,道是本體,而佛教則沒有實在的本體,主張萬法緣起於性空。修道雖然最終追求的是精神的升華,但 同樣注重肉體的康健和長生,而佛教對於肉體就看得很淡,

在其眼中,沒有什麼是永恆的,肉體的湮滅反而是解脫、有助於圓滿。在到達理想境界的途中,二教都會 打坐。在道教這裡,打坐是為了養生,這一點要高於身心。

而佛教則不然,他們的入定是為了更好地進入一種空靈境界的手段,是覺悟的手段之一。

 

有的人認為,說來說去,二者都只是戒除慾望的人而已,佛覺悟,仙對身體狀況有著極致的追求,二者之間其實殊途同歸。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在真正思想清透的「悟了」的人心裡,仙也好,佛也好,神通也好,極樂也好,無論這些是真是假、是虛是實,重要的是對此保持一顆平常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世間萬物都超脫 不過「存在」,既然這些存在都擺在這裡,懂與不懂、信與不信又有什麼本質的影響呢?

按照思想境界來說,一人能不能仙與佛,就是看其能不能做得了自己的主。 如果以平常心看待世間萬物,那麼宇宙和人生不就盡在掌握之中了嗎?

當下雖然完美而不可超越,但並非人人都能擺脫與生俱來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行為慣性。

所謂 功德圓滿或得道就是通過一種修行,來幫助我們獲得這種解脫,達到人生的大和諧。

所以,仙與佛都只是人生的一種平常境界而已,區別僅在於在通往這個境界的途中我們選擇的的是哪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