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知人勿點透,責人勿說盡

凡事有一個度。人與人之間,如果超越了這個「度」,就連朋友都沒得做,親戚都會得罪。

《增廣賢文》里寫到:「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與人的關係,很多時候,體現在語言上,正是「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知人勿點透。

我們都說,真心的朋友,就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事實上,真正可以做到無話不說的朋友,現實生活中很少,除非是我們孜孜不倦追求的「知己」。

一個人,對誰都無話不說,其實就成了別人眼裡的「口無遮攔」 的人,很容易得罪人。即便說話的時候,沒有歪心,不是惡意,但別人理解就不是這樣的。特別是一些大眾場合,你說了不好聽的話,別人就面子上掛不住了,會記恨於你。

真正的智者,是「揣著明白轉糊塗」。知人勿點透,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別說;知道很透徹了,點到為止,別說透。留下彼此迴旋的餘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責人勿說盡。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人最高級的智慧,是給別人留一條後路。給別人留後路,就是為自己積福,留退路。如果你把別人逼到了死角,那麼別人會奮力反抗,「兔子急了也咬人」,不管有沒有道理,關鍵時候,保護自己是本能。

 

別人錯了,應該批評,但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否則批評也是積怨,別人不會感激你真心指出缺點,而是覺得你這個人「得理不饒人」,有點可惡。

人心隔肚皮,你的好心好意,不是誰都可以聽懂,可以坦然接受。因此,「責人勿說盡」,點到為止就好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一個有智慧的人,是少說多做,管好自己的嘴,做好手上的事情。說話,都是經過大腦思考,有選擇性的說。

「知人勿點透,責人勿說盡」,是留口德,不用言語去試探別人的度量,有理讓三分,無理退三步。

「君子之交淡如水」,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平淡,是有距離,絕不是「咄咄逼人」。能夠留下口德的人,是一種修養,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