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吞口水」的大秘密

 

一、自古養生重唾液

 

聚津而咽之的咽唾養生術,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極為豐富的內容。

 

李中梓在《醫院必讀》中說,祖先造字以千口水為"活"字,可見古人對口水作用的重視。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與壽命取決於五臟六腑的虛實和經脈氣血的盛衰。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唾液能滋養五臟六腑,養生學家把唾液稱之為"金津玉液",還給予"瓊漿"、"金漿"、"金津"、"玉液"、"玉泉"、"華池之水"等美稱,唾液是人體津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之一,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養五臟六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時珍《本草綱目》上云:唾液能"灌溉臟腑,潤澤肢體,祛病延年"。他在《本草綱目》中說:"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則精氣常留,顏容形槁,眼明耳靈。相反,經常吐唾液,則損精神,顏枯形槁。李時珍認為唾液有促進消化吸收,灌溉五臟六腑,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肌膚毛髮,滑利關節孔竅等重要作用,李時珍說"唾精,乃人之精氣所化。

 

清雍正年間,有位著名醫生程國彭,在其所著《醫學心悟》首卷《治陰虛無上妙方》中把津液稱作:"華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在論述它的作用時寫道:"敷布五臟,灑陳六腑,然後注之於腎而為精"。並指出其方法為:"常以知舐上齶,合華池之水,充滿口中,乃正體鄶氣,以意目力送至丹田。"此即練功中所說的"練津化精"之法,程國彭緊接此文後邊的《人蔘果》中把"金液"比作"人蔘果",並指出:"凡病危而復安者,不論有參無參,皆其肯服'參果'者也。凡病癒而複發者,不論有參無參,皆其不服'參果'者也。世人請自思維,定知此中消息。"此乃程國彭積一生治病之經驗談也,由此可見他對吞津法評價之高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代龔居中《紅爐點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

 

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了一個曹操問皇甫隆養生長壽秘訣的故事,曹操問皇甫隆為什麼一百多歲了還耳聰目明,體力不衰。皇甫隆回答說,蒯京活了一百二十歲還很壯實,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齒和咽唾液,我是學了他的經驗而長壽的。

 

 

二、唾液養生之謎

 

唾液俗稱"口水"又稱津液,是口腔中的精華。是由唾液腺分泌而來,人的口唇,頰,齶等處的黏膜下,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是人體的三大唾液腺,它們分佈在口腔壁及舌下,每對唾液腺都有導管與口腔通連。

 

 

中醫學認為:「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意思是唾液為脾腎所化,腎為人體先天之本,脾為人體後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臟之精,氣血之華,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於人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對養生保健有著特殊的作用。古代醫家曾認為,唾液充盈者必體質強壯,並根據唾液盛衰來判斷疾病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唾液中有許多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物質。

 

唾液中含有澱粉酶、溶菌酶、過氧化物酶、粘液蛋白、磷脂、磷蛋白氨基酸、鈉、鉀、鈣、鎂等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消化食物、殺菌、抗菌、保護胃粘膜等作用。

 

唾液中含有一種使人保持年輕的激素,它能強化人的肌肉、肌管、骨骼、軟骨和牙齒等的活力。更多內容,請關注修行圈公眾號。

 

唾液中還含有一種特殊的唾液生長因子,能促進人體細胞的生長分裂,縮短皮膚傷口的癒合時間,具有保護皮膚的彈性的功能。某些鳥類的唾液腺很發達,它們以唾液將海藻粘合而造巢,如金絲燕所築的巢,就是中國著名的滋補品"燕窩"。

 

唾液中包含了血漿中的各種成分,有十多種酶和近十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以及有機酸和激素。

 

唾液中還有一種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體的造血機能,延緩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衰老,預防老年性疾病,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依據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會致癌的黃麴黴素、亞硝酸鹽若與唾液接觸三十秒后即會稀釋抑制。換言之,唾液有很強的防癌效果,也是天然的抗癌劑。

 

除此之外,又因其具有消除從氧氣和食物中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且所含溶菌可殺滅病毒和細菌,因而口水不但是身體可自制自備的保健利器,同時也是養顏美容與護膚減肥的佳品。

 

還有人認為,唾液養生屬於氣功的一種,其中蘊含很多深奧的養生原理。不管怎樣,古代養生家多種多樣的實踐都證明了唾液養生確實有很好的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美容等效果。

 

 

三、唾液對人體養生的九大功能

 

中醫有句老話,叫做「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中醫中講的津液是構成人體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在人們的保健生活中,這句老話是很有意義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是止血作用:

 

口水能促進血液凝固,口內外傷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時口水可幫助止血。

 

二是潤滑作用:

 

口水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潤滑柔軟。

 

三是沖洗作用:

 

能把食物殘渣沖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

 

四是稀釋作用:

 

當酸、苦等刺激性東西進入口腔時,口水分泌增加,把它稀釋,便於吐出或咽下。

 

五是抗菌作用:

 

口水中的各種有機和無機成分通過不同機理,產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齦發炎。

 

六是治傷作用:

 

口水中有一種神經生長素,這種生長素能顯著地縮短傷口癒合時間,能加速燒傷皮膚的癒合。

 

七是消化作用:

 

口水中含有大量澱粉酶,能把澱粉水解為麥芽糖,使之易被吸收。

 

八是抗衰作用:

 

口水中含有一種能使人保持年輕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聰明、齒堅、肌強,這樣即使人到老年也會紅光滿面,不減青春活力。

 

九是防癌作用:

 

依據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會致癌的黃麴黴素、亞硝酸鹽若與唾液接觸三十秒后即會稀釋抑制。換言之,唾液有很強的防癌效果,也是天然的抗癌劑。

 

可見,「口水」是寶貴的,不能隨意浪費、棄失,要善於促進口水的分泌,達到健身強體、養生長壽的目的。

 

 

四、神效咽唾術功效概述:

 

中醫極為重視唾液的功用。歷代醫家對於咽唾養生術的功效有著豐富的、多角度的認識。

 

1.保健強身

 

養生延壽東晉名醫葛洪晚年隱居廣東羅浮山中養生,因其常以咽津代食,而被時人尊為「葛仙」。唐代名醫孫思邈極力推崇咽唾術,「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常年」,並稱此為他盡享天年的妙法之一;他還在《養生銘》中提到「晨興漱玉津,可祛病益壽」著名養生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所引的《黃庭經》也載:「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

 

補虛勞,益精血存得一分陰(津液),則保得一分命。《攝生詠》中寫道:「飢餓欲死,便閉口,以舌攪上下齒,取津液而咽之,一日得三而六十咽,便佳。」《諸病源候論》云:「舐唇,嗽口,舌聊上齒表,咽之三過,殺蟲,補虛勞,令人強壯。」又津血同源,唾液是人體津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咽唾可以養血。《養性延命錄》中寫道:「每餐前後嗽玉泉,滿口咽下,可治發血之窮,齒骨之窮,爪筋之窮。」

 

灌溉五臟,調暢百脈歷代論述頗多。明·張景岳曾說:「咽氣津者,名天池之水,資精氣血,蕩滌五臟,生溉元海,一名離宮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水,不可唾之,但可餌之,以補精血,可益元海也。」《醫心方》則更深刻地指出:「口為華池,中有醴泉,漱而咽之,既潤臟身,活利百脈,化養萬神。」

 

美容駐顏《諸病源候論》認為咽唾可治白髮,即「咽唾三過,常數行之,使人齒不痛,發牢不白」。《黃庭經》載咽唾可使人「體內光澤氣香蘭,卻無百邪玉煉顏」。

 

2.祛邪治病

 

補益腎虛早在2000多年前的醫書《素問遺篇·刺法論》中就有「餌舌下津令無數」可治腎病之說:「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凈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餌舌下津令無數。」

 

明代醫家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唾液被正式列為藥物收入《本草綱目·人部·口津唾》部。唾液有多種稱謂:靈液,神水,金漿,醴泉。李時珍曰:唾津,乃人之精氣所化。人能每旦漱口擦齒,以津洗目及常時以舌舐拇指甲,揩目,久久令人光明不昏,又能退翳。凡人有雲翳,但每日令人以舌舐數次,久則真氣熏及,自然毒散翳退。《枕中記·導引法》也說:「口傍咽液,無數也。常行之,令人眼目清明。」

 

消腫解毒李時珍謂:皰腫,疥癬,齇皰,五更未語者,頻塗擦之。對唾液具有消腫解毒功效的認識在古籍中頗為多見,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調氣液訣》曰:「喉中痛,不能食,是熱極狀也…以舌攪華池而咽津,復呵,復呵,令熱氣退,止。但喉口中清水甘泉生,即是熱退五臟涼也。」又如《諸病源候論》說:「清靜,以雞鳴,漱口,三咽之。可調和五臟,殺蠱蟲,令人長生、治心腹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滋陰增液《醫學心悟·治陰虛無上妙方》把唾液看作是治陰虛無上妙方,認為其以真水補真陰,同氣相求,必然之理也。而治虛「六味地黃」等葯「以為滋陰壯水之法,未為不善,而獨不於本原之水,取其點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假,不得為保生十全之計」。此外,《保生秘要》記載了唾液治療陰虛津液不足的便秘證:「以舌頂上齶,守懸雍,靜念,而液自生,候滿口赤龍攪動,頻漱頻吞,聽降直下丹田,又守靜咽數日,大腸自潤。」

 

 

五、神效咽唾術的機理:

 

1.唾液與腎的關係

 

腎生唾《內經知要·卷上》曰:「腎為水臟…命門在兩腎之間,上通心肺,開竅於舌下以生津。故古人制活字,從水從舌者,言舌水可以活人也;舌字從千從口,言千口水活成也。津與腎水,原是一家,咽歸下極,重來相會,既濟之道也。」唾由腎精化生,經腎氣的推動作用,沿足少陰腎經,從腎向上經過肝,膈,肺,氣管,直達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問·宣明五氣篇》有「五臟化五液,腎為唾」之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腎生唾腎為水臟,主津液,即腎對津液的輸布排泄代謝維持起著主宰的作用。腎之精氣充盛,賴腎中精氣的氣化作用,能蒸化津液,唾液才能源源不斷地上澤口腔,致口中和合,食飲甘味。另一方面,腎又有攝納固藏之功,控制唾液滲泄之量,防止津液無故丟失。

 

咽唾對腎的作用唾為腎液,咽唾就「能夠灌溉臟腑,潤澤皮膚,吞咽而不吐,則腎水充旺,顏色不槁,足以降火養心」。程鍾齡《醫學心悟》曰:咽口津是「所謂以真水補真陰,同氣相求,必然之理也」。所以吞咽口津,既能夠滋補腎之真陰,又能降伏心之真火,使乾坤交泰,水火既濟。反之,若口中唾液不足,則說明心腎不交,腎水不能上達,津液乏少。

 

由於唾液源於腎精,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通過叩齒咽津,則能補養腎精。相反如將唾液吐出,則會損傷正氣。《雲笈七籤》云:「多咳唾失肌汁」「多唾令人心煩」。《瑣碎錄》中寫道:「遠唾損氣,多唾損神」。醫家李時珍,獨列「口津唾」一節,明確地作了闡述,告誡人若能「終日不唾,則精氣常留,顏色不槁。若久唾,則損精氣,成肺病,皮膚枯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唾液與脾的關係

 

人們習稱的唾液包括涎與唾,又因「口為脾之官」,「脾氣通於口」,故有人認為脾對唾液的作用是主要的,較為直接的。近代對脾與唾液的生理、病理及實驗研究亦較為深入。

 

脾生涎楊上善《太素》云:脾是太陰之脈,通過五穀之液,上出濂泉,故名為涎。脾開竅於口,脾之經脈連舌布散舌下。涎為脾精脾氣化生轉輸布散,故說涎為脾之液。

 

咽唾對脾的作用咽唾對脾的運化功能起著促進作用。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輸布的生理功能與脾胃密切相關。而涎具有保護口腔黏膜,潤澤口腔的作用。在進食時分泌旺盛,潤澤食物,可助穀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於脾而溢於胃」之說。

 

對於萎縮性胃炎、各種慢性胃炎、胃酸過多症、胃潰瘍,唾液也有治療效果。這是因為除唾液中的澱粉酶能幫助消化外,唾液中的黏蛋白不僅有潤滑功能,還有中和胃酸(降低胃液酸度)及增強胃黏膜抗胃酸腐蝕的功能,從而起到幫助消化、抑制胃酸分泌過多、減輕疼痛癥狀的作用。此外,唾液澱粉酶酸刺激前後酶活性比值已作為辨證脾虛的參考指標,並納入1993年衛生部頒發的《中藥新葯治療脾虛證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療效觀測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唾液與心的關係

 

心主血脈,血液津液互化心主血脈,其在竅為舌。舌由心脈所系,以映氣血之榮枯。血液與津液都由飲食水谷經精微所化生,具有滋養濡養的作用。所以二者可以同源互化,心血充盈則津液充足。而唾液是人體津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咽唾對心的作用咽唾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治療火邪熱毒之症。《友漁齋醫話》:「若遇心火上炎,卧不能寐,嗽津滿口,作三次咽下,如是數行,可除浮火(陰虛內熱)。」《本草綱目》說:「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又心開竅於舌,腎主骨;心為陽主火,腎為陰主水。故叩齒咽津能促進陰陽二脈之間的相互交感,使水火相濟,陰陽相交。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心藏神,主神明。心神正常,則人體各臟腑功能相互協調,彼此合作,全身安泰。「形與神俱」「形神相合」是養生的一條重要原則,而養神是養生之本。《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是故聖人使人各處其位,守其職,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處之,則廢;氣不當其所充而用之,則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則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六、歷代名人名醫的唾液養生術

 

1、西漢道人蒯[kuǎi]京

 

唾液養生法傳說為西漢蒯京所創,蒯京因「食玉泉」(唾液)而膚色紅潤,牙齒堅固,清風道骨,享年120歲。

 

2、曹操

 

三國時期有位百歲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聰目明,體力不衰。曹操向他請教長壽之術,他說:「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

 

3、孫思邈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養生銘》中說,「晨興漱玉津」可祛病益壽。他每天早上醒來,用舌攪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歲。更多內容,請關注修行圈公眾號。

 

4、蘇東坡

 

宋代大文學家、養生學家蘇東坡在談到自己的養生之道時說:「每天用舌攪唇齒內外,漱練津液,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他認為其「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

 

5、王蔡

 

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乾隆皇帝

 

年過八旬的乾隆皇帝,其養身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7、武當道姑李誠玉

 

現代人中也不乏重視唾液健身而壽長百歲者。如武當道姑李誠玉1996年時已壽高108歲,仍面如中年婦女,其養生之道中就有一條叫做「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

 

8、150歲的印度長壽老者

 

150歲的印度人說自己的長壽秘訣我就是每一口飯,或菜,細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還有我喝水,或飲料時,讓它們在口裡呆一陣,等一會兒再吞下去,就這些方法,幫助我活到了150歲。

 

 

七、傳統唾液養生術揭秘

 

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出了許多唾液養生術的方法方式。《中國唾液養生》作者李戎通過考察,將古文獻中記載的咽唾養生術(即直接吞咽法)歸為九種主要形式:

 

①津生或津滿口即咽(包括漱而咽之,一口咽下或分為三口咽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②津生(或滿口)后數數再咽或漱津數十次以上再咽;

③先叩齒或卧固,或三昧印,再生津咽津及咽津然後叩齒;

④以一日十二時辰或一年四季、一年廿四節氣配咽津;

⑤擇方向而咽及口腔中不同唾液腺分泌出不同質量的唾液;

⑥導引術配合咽津;

⑦調氣術配合咽津;

⑧存想術配合咽津;

⑨房中術配合咽津。

 

這些形式,表面看來似乎不過只是吞咽的時機、方位稍微有所不同,但正是這一點微小的不同,可能就會產生不同的養生效果。

 

叩齒咽津養生術在古籍中記載頗多,如《備急千金要方·養性·調氣法》:「舒手展腳,兩手握大母(拇)節…數數叩齒,飲玉漿。」《諸病源候論》云:「雞鳴時,叩齒三十六通訖,舐唇,嗽口,舌聊上齒表,咽之三過。」《攝生消息論·秋季攝生消息》曰:「清晨睡覺,閉目叩齒二十一下,咽津。」叩齒鼓漱等模擬咀嚼活動又被稱作「煉精」。口中唾液經叩齒、鼓漱之後再咽下,其養生保健作用更強。此法對牙齒保健還有一定的作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叩齒咽唾養生術,其實質就是對人體形神的鍛煉和調控,尤其是以神為主導。它強調意識的運用貫穿始終,即做到精神放鬆、形意相合,達到神志安靜、內守而不妄動的平衡狀態。心的經脈氣血通暢順達,心有所養脈有所舍,起到調心安神的作用。使得「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進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八、神效咽唾術練習方法

 

方法一:

 

1、叩齒:即全身放鬆,閉目、口唇微閉,心神合一,然後使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叩齒36次為佳。

 

2、"赤龍攪天池":即叩齒后,屈舌在口腔內沿牙床外側作順、逆時針旋轉各36次。攪動時要放鬆舌頭,用力要柔和自然,攪舌時如把眼神加上效果更佳,即眼晴跟著舌頭一起轉。

 

3、舌輕舐上齶:剛好接觸上,要放鬆舌頭,不要用力頂,眼微閉,同時口腔、面部肌肉要放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意守"金津"、"玉液"兩穴:想著兩穴或(舌下部位也可)有津液生成。

  

 

5、鼓漱咽津:如果津液產生多時,即鼓漱三十六下,再用意念把津液分三口送至下丹田。

 

註:次數無硬性要求,計數有收意(神)的作用。

 

方法二:

 

如果嫌麻煩,還有另一種簡易生液法,即:平素凡不說話時,持續「舌舐上顎」數分鐘,自可滿口生津,口味甘露。這一方法非常方便,我們可以隨時練習。

 

說明:為什麼要舌舐上齶呢?主要起兩個作用:

 

1、起"搭橋"的作用。

 

按照經絡理論,任、督二脈循環到"口"就被這道"天河"隔斷了,只有舌舐上齶才能使任、督二脈接通,真氣才能上下運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起生津養生的作用

 

當舌舐上鄂時,常會感到口水涢涢而來、它是由三腺"舌下腺、頷下腺、腮腺"所分泌,是人體五臟精華隨脾氣上升而產生。

 

《黃庭內景經》中說它能"開通百脈血液始(註:言身中血液以口為本始也),顏色生光金玉澤,齒堅發黑不知白"。

 

古人認為:人的舌下為玄膺,該處有兩竅,左名金津,右名玉液。當精氣經過玉池(口)的時,從這兩竅會分泌出唾液稱為:"玉液"。

 

唾液極為古代練功人士所重視,並給予多種稱謂,如:金漿、玉醴、甘露、自家水、醴泉等。

 

《黃帝內經》曰:脾歸涎,腎歸唾。唾液與脾、腎二臟密切相關,對人體健康長壽、攝生保健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練功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內丹術中認為,這是腎水中的精氣上升之故。因按五行學說:金生水,金為水母;它是蘊藏在腎中(即丹田中),在練功過程中可以隨精氣的運轉而上升至口,化為甘甜的唾液,其對身體的效用,更超過玉液。而又咽歸丹田(漱咽之,併名"胎食"),與一般唾液有質的不同,所以也稱為玉液還丹或金液還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九、神效玉泉(唾液)如何得?

 

如何才能增加唾液,現介紹幾種方法:

 

1.按時飲水,這是確保分泌唾液的源泉

 

2.吃飯時要「細嚼慢咽」若是正確把握「細嚼慢咽」的要領;既能從容品嘗,享受美食,又可使口水不斷滋生,以促進消化、清新口腔甚而讓口齒留香,真可說是一舉數得。

 

3.飲食上要少吃煎炸炙煿、油膩厚味之品,多吃者傷津,常致口舌乾燥,津液枯竭。

 

神效咽唾術是比較實用、有效的養生方法,簡便易行,而治病的範圍又非常廣泛,對虛勞等多種病證的防治有著顯著的效果,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具有健身祛病、延年益壽的奇特功效經常運動舌體,保持口水腺的旺盛分泌,有利延緩衰老,保持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