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無論你有多愛孩子,都不要做這3件事情。

女人升級為寶媽後,這精力呀都在寶寶身上,話說,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寶媽呢?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總是無私而偉大的。我們願意為兒女們付出一切。但是今天,有聽長壽要建議大家:不論你有多愛自己的子女,都不要做這三件事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要有求必應

為人父母,一心想要為孩子好沒錯。但是如果過度溺愛、縱容則是非常不妥的。關心、照顧子女,一定要有原則和底線。更要顧及自己的尊嚴和作為家長的權威。

做的好的事情,我們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的不好的事情,該批評的時候還得批評。哪怕他已經長大成人,已經成家,作為父母的也需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

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要懂得對孩子們說「不」。比如我們約好了下周跟朋友一起外出旅行,但是孩子突然要求你去幫忙帶外甥,這時候就要理智的說「不」。相信如果他們有孝心,一定會理解和支持你的。如今年紀大了,我們也該有自己休閑和放鬆的時間,對兒女們,我們可以雪中送炭,但是不要錦上添花了。多為自己考慮一分,他們也會更加的安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要把子女當做人生的全部

不論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年齡,都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

孩子小的時候,把他們捧在手心裡害怕他們受到傷害;孩子上學了,一切的事情都為孩子讓步;現在他們成家了,仍然想著幫他們看孩子做家務。在很多人的心中,孩子就是生活的全部,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可是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不僅有孩子,還有我們的老伴、朋友……最重要的是,還有自己!人到了中老年,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家,我們也該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完成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要跟孩子住在一起

如果情況允許,儘可能的選擇不要跟孩子住在一起。雖然我們總希望能在生活上幫助他們,也希望他們給予我們更多的陪伴。但是從理性上來說,還是盡量別住在一起。

有相關專家也曾經表示,人性中本身就存在自私的成分。如果兩代人住在一起,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容易將人本性中許多的缺點激發出來,不利於家庭氛圍的和諧。而如果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缺點便不易於暴露,時間稍長,還能增加彼此之間的思念,利於家庭的和諧。

說的太好了,不論有多愛自己的子女,都不要做這三件事情。另外,不做這三件事情的父母,也不代表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

一、孩子磨蹭的原因:

1、父母口令不一致,孩子不知如何做

昨天,是爺爺的生日,我們一家人早早地就準備好了蛋糕,甜點,小吃等豐盛的東西,正等著叔叔一家的到來一起慶祝爺爺的生日。很快,叔叔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攜同一家三口到了家裡來,正準備著進行午餐,這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叔叔說:"乖兒子,快幫爸爸洗幾個茶杯過來"

突然阿姨又說:"兒子,快跟媽媽去廚房看看嬸嬸哪裡需要幫忙"

只見孩子一臉垂頭喪氣,不知道該聽誰的好,啥也不幹,幹坐著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說。

其實,父母可能不會知道,孩子拖拉愛磨蹭,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形成的。小孩變得措手不及與父母口令的不一致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除此之外,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達成共識,孩子們聽話的同時也陷入了兩難,二兩難正是他們遲遲不敢動手的關鍵。

 

2、父母要求過高,孩子畏懼做

前兩天在隔壁李姐家喝茶聊天,看著她家乖巧的孩子正在一旁寫作業,寫了差不多五分鐘,跑過來在她媽媽身邊,一臉委屈地說:"媽媽,我今天放學已經完成了好多作業了呢,這本練習今天可不可以不做啊。"只見李姐瞪大了眼睛,前秒還在跟我笑呵呵聊天突然間變了個樣,嚴肅地說道:"不可以,寫不完晚上就別想睡覺了。"小孩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嘴裡嚷嚷著:"這個太難了太難了,我不會做啊。"

對於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他們不僅要完成老師的學校作業,還承擔各種補習班的作業,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很不容易的。這個時候,父母的正確引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的要求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在孩子能夠承受的范圍內,是每一個家長都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味地加重孩子的負擔,自以為是的對孩子好,卻不知在無形當中已經使孩子產生了畏懼感,而畏懼感使他們磨磨蹭蹭,做事情的熱情度減少。

                       

   

   

 

3、"等會","等下一次"

"爸爸,今天星期天啦,你上次說這週末要帶我去海洋公園的"

"不好意思啊兒子,爸爸這周有工作要加班,爸爸下周一定帶你去"

"爸爸,你怎麼又要加班啊,你都答應我多少次了"

"媽媽,媽媽,七點半啦,我們是不是可以去找啊方哥哥玩啦"

"等會等會,媽媽去洗澡,洗完就去"

"哎,媽媽,你剛才怎麼玩手機就不去洗了,明明說好了七點半"

以上的對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孩子在一聲聲的"等會""等下一次"中漸漸失去了信心,對於父母的那些承諾,他們不再滿懷期待,同樣的,無形之中他們對於自己的事情也變得懈怠。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做一個言必行行必果的家長將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的行為表現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結果,父母應該糾正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別總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很多東西需要慢慢學習,他的能力也要慢慢培養。我們要做的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適當給他定一些規矩,讓他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將事情做好。那麼,對於孩子做事拖拉愛磨蹭這件事,作為家長的我們又應該如何解決呢。